如何從價量觀察高位平臺出貨
高位平臺出貨的手法較為隱蔽且具有欺騙性,莊家往往制造在高位震蕩整理的假象,給散戶一種安全、穩定的錯覺,而莊家從中悄悄分批出貨。由于莊家持籌較多,很難一次性出清,而繼續拉升會增加成本,讓股價下跌又不合算,可能會引發抱盤出現。因此,股價在高位構筑平臺形態,這種方式出貨的利潤高、風險小,操作起來也比較容易,基本上不需要什么操作技巧。同時,平臺式派發的隱蔽性較強,不會顯露明顯的頭部特征,市場不容易覺察,反而更容易讓投資者產生蓄勢整理的錯覺。當市場中沒有其他拋盤的情況下,莊家可以從容進行派發,要多少給多少,慢慢地將籌碼派發出去。這種走勢的成交量方面呈遞減特征,偶爾有脈沖式放量出現。通常是有業績支撐的中小盤股,股價在高位橫盤是“理所當然”的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個價格會被市場所接受,莊家出貨也就不困難了。一般來講,此法多運用于大市累積升幅不大的情況下,因為如果大市處于長期的盤升之中,盤中積累獲利豐富,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,拋壓立即涌現,帶動個股的回吐壓力增大,莊家無法完成出貨目的。
這種出貨方式主要是堅定持股者的信心。行情從熊市轉換為牛市、股價從底部發展到頂部,出現過不少橫盤后向上突破的走勢,這給堅定持股信心的散戶更豐厚的回報,給在橫盤時出局的散戶留下不少的悔意。這時出現橫盤走勢,持股信心也十足了,無形之中幫助莊家在高位鎖倉,同時也為莊家暗中出貨立下大功。
高位橫盤出貨比較溫和,但殺傷力比較大。從技術特征看,如果股價漲幅較大,莊家有可觀的利潤,在橫盤初期放過大量,又有該股的某些傳言,就可以認定莊家在出貨了。橫盤后可能出現的變盤位置是,當股價接近移動平均線,5日、10日、30日三條移動平均線黏合在一起時,在7個交易日左右可能會發生突破走勢。
下圖就是002057在2006年9-12月的走勢實例。該股走勢中,股價在高位維持平臺走勢,莊家在震蕩中悄悄減倉,以達到出貨的理想境界,當莊家手中籌碼所剩不多時,股價便迅速下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