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收盤價捕捉主力的信息
細心的散戶,在收盤價中也能發現莊家的動向。收盤價作為一個歷史性數據,是散戶們最容易記憶的,如果能夠多注意收盤價的盤面反饋,那么這個數據就變得不再單一,而成為捕捉主力的指標。
所謂收盤價的盤面反饋是指收盤以后停留在盤面上的掛盤狀況,包括六個買賣價位及相應的掛牌數量。其實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不少信息,特別是盤中主力的信息。一般來說,盤面的反饋有以下幾種重要的情況。
第一種是上下平衡。所謂上下平衡,就是上下接拋盤相當,價位幾乎沒有空缺。比如收盤價為4元的股票,每高或者低一分錢都有接盤和拋盤,掛出的量也差不多。這是自然的狀況,表明沒有主力或者主力并沒有在收盤價上花工夫。
第二種是高空。是指上檔的賣出價離收盤價較遠而買進價則貼近或等于收盤價。如果尾市大盤明顯下跌,那么高空狀況的出現是正常的。如果大盤走勢平穩而且當天該股的漲跌也基本跟隨大盤,那么可以確定該股應該沒有主力,或者即使有主力也不愿意護盤,表明該股至少現在還不會走強于大盤。
第三種是低空。指下檔的買進價離收盤價較遠而賣出價則貼近或等于收盤價。高空是一種正常狀態,而低空則顯得很異常,因為即使大盤尾市明顯上漲,那些市場散單也不會一味往上猛打而不在下檔掛單,對于此種現象最合理的解釋就是盤中有主力在運作。
如果是最后一筆的成交導致收盤價沖高,那么就是主力在做收盤價。我們前面所說的尾市拉抬就是這樣一種情況。如果股價在最后幾分鐘連續上漲而下檔卻沒有什么接盤跟上,那么主力就是采用了不太冒險的方法,掃掉上檔并不多的拋單,但并不在下檔掛接單。對于散戶來說,通過盤面看,會出現很多的拋單,但實際上大多數都是主力自己的,至于到底有多少真正的拋單,那恐怕只有主力最清楚。
如果上檔新出來的單子不多就盡量打掉,將收盤價做高。對于市場上的散單來說,由于下檔的接盤價格依然很低,而掛在上面又難以保證一定成交,因此拋單大量掛出的可能性就很少。我們前面已經說過,這種手法對主力來說非常經濟,尤其是有條件直接向場內馬甲進行報單時。這種現象的出現表明盤中有主力而且主力不希望股價繼續下跌,但這種主力基本上都是在場主力,絕非新的建倉主力。
臨近收盤時,莊家的各種動作表現在盤面上也是氣象萬千,散戶仔細研究這些現象,還是很有意思的。
比如某股的跌停板價格是27.5元,尾市價格接近跌停板,每一價位的拋盤量在萬股以下,但在離收盤還有三分鐘時在27.6元上突然掛出了7萬股的大拋單,而當時在27.5元上還有2萬余股的接盤,這種情況說明什么呢
一般來說,如果這7萬股確實希望賣出,那么應該砸到27.5元,并且應該分筆拋出,這樣可以保證最后全部成交,這種大單子應該不會計較這一角錢。但賣方恰恰選擇了掛出,顯然是做給市場看的,使得后面的拋單只能全部對準27.5元的跌停價。果然,最后跌停板的價格成為賣出價。結果很明顯,主力希望以跌停板收盤,給市場一個明天繼續下跌的錯覺,目的就是讓市場的浮動籌碼盡量出來。顯然,該股后市仍有上漲可期。
收盤價和盤面息息相關,因此,散戶投資者應該熟練看盤,對于各種細微的變化都能夠敏銳地捕捉到,那么莊家就成了散戶賺錢的“開路先鋒”了。
提示:
1.上下接拋盤相當,表明沒有主力或者主力并沒有在收盤價上花工夫。
2.尾市大盤明顯下跌,那么高空狀況的出現是正常的。
3.大盤走勢平穩而且當天該股的漲跌也基本跟隨大盤,那么可以確定該股應該沒有主力,或者即使有主力也不愿意護盤,表明該股至少現在還不會走強于大盤。
4.尾市出現低空,通常表示個股有主力。